
01.螺纹联接的防松的原因和措施是什么
原因:是螺纹联接在冲击,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,预紧力可能在某一瞬间消失,联接有可能松脱,高温的螺纹联接,由于温度变形差异等原因,也可能发生松脱现象,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松。

措施:利用附加摩擦力防松,如用槽型螺母和开口销,止动垫片等,其他方法防松,如冲点法防松,粘合法防松。
02.轮齿的失效形式

①轮齿折断,一般发生在齿根部分,因为轮齿受力时齿根弯曲应力最大,而且有应力集中,可分为过载折断和疲劳折断;②齿面点蚀;③齿面胶合;④齿面磨损;⑤齿面塑性变形。
03.齿轮传动的润滑

开式齿轮传动通常采用人工定期加油润滑,可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,一般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V的大小而定,当V<=12时多采用油池润滑,当V>12时,不宜采用油池润滑,这是因为圆周速度过高,齿轮上的油大多被甩出去而达不到啮合区,搅由过于激烈使油的温升增高,降低润滑性能,会搅起箱底沉淀的杂质,加速齿轮的磨损,常采用喷油润滑。
04.为什么蜗杆传动要进行热平衡计算及冷却措施
由于蜗杆传动效率低,发热量大,若不及时散热,会引起箱体内油温升高,润滑失效,导致齿轮磨损加剧,甚至出现胶合,因此对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要进行热平衡计算。

措施:①增加散热面积,合理设计箱体结构,铸出或焊上散热片;②提高表面传热系数,在蜗杆轴上装置风扇,或在箱体油池内装设蛇形冷却水管。
05.带传动的优缺点
优点:①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;②带具有良好的挠性,可缓和冲击,吸收振动;③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产生打滑,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;④结构简单,成本低廉。

缺点:①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;②需要张紧装置;③由于带的滑动,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;④带的寿命短;⑤传动效率较低。
06.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定义
弹性滑动是指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滑动。打滑是指由于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。弹性滑动是由拉力差引起的,只要传递圆周力,出现紧边和松边,就一定会发生弹性滑动,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,进而V2总是大于V1。
07.与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相比,链传动的优缺点
与带传动相比,链传动没有弹性滑动和打滑,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,需要的张紧力小,作用在轴上的压力也小,可减小轴承的摩擦损失,结构紧凑,能在温度较高,有油污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。

与齿轮传动相比,链传动的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低,中心距较大时其传动结构简单。链传动的缺点——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,传动平稳性较差,工作中有一定的冲击和噪声。
08.轴的作用,转轴,传动轴以及心轴的区别

轴是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。转轴既传动转矩又承受弯矩。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。心轴则只承受弯矩而部传动转矩。
09.轴的结构设计主要要求

①轴应便于加工,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;②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加工位置;③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的相对固定;④改善受力状况,减小应力集中。
10.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

①两工作面间必须有楔形形间隙;②两工作面间必须连续充满润滑油或其他粘性流体;③两工作面间必须有相对滑动速度,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从大截面流进,小截面流出,此外,对于一定的载荷,必须使速度,粘度及间隙等匹配恰当。
11.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联系和区别

两者都主要用于轴与轴之间的链接,使他们一起回转并传递转矩,用联轴器联接的两根轴,只有在机器停车后,经过拆卸后才可以把它们分离。而用离合器联接的两根轴,在机器工作中即能方便的使它们分离或接合。
12.变应力下,零件疲劳断裂具有的特征

①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远比静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极限低,甚至屈服极限低;②不管脆性材料或塑像材料,疲劳断裂口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;③疲劳断裂是损伤的积累。
13.滚动螺旋的优缺点
优点:①磨损很小,还可以用调整方法消除间隙并产生一定预变形来增加刚度,因此其传动精度很高;②不具有自锁性,可以变直线运动为旋转运动。

缺点:①结构复杂,制造困难;②有些机构中为了防止逆转而需另加自锁机构。
14.单圆弧齿轮的优缺点
优点:①齿面接触强度高;②齿廓形状对润滑有利,效率较高;
③齿面容易饱和;④无根切,齿面数可较少。

缺点:①中心距及切齿深度的精度要求较高,这两者的误差使传动的承载能力显著降低;②噪声较大,在高速传动中其应用受到限制;③通常轮齿弯曲强度较低;④切削同一模数的凸圆弧齿廓和凹圆弧齿廓要用部同的滚刀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
想要了解更多机械知识
扫码关注工科机电!
